語言:中文
發布時間:2023-10-05 來源:涂界
隨著我國涂料產業結構性產能過剩、市場趨于飽和,各企業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各個企業都不約而同加大了對海外市場的開拓。特別是在當前國內涂料市場需求疲軟、競爭非常激烈的背景下,國內涂料企業“走出去”的意愿更加強烈。走出去有兩種模式,一是少數涂料企業在國外直接投資辦廠,開拓國際市場;二是大部分涂料企業由以往單純的國內銷售市場向國際化市場銷售的角色轉變,以此來尋求產能釋放。
6月28日,國內領先的涂料企業亞士首次亮相在越南河內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的2023年越南涂料工業展覽會。“此次越南之行,不僅充分展示了亞士作為國內涂裝行業頭部企業的品牌活力和良好形象,也促進了亞士與國際、國內同行業的交流與合作,為亞士未來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進行本土化全面涂裝解決方案定制提供了寶貴經驗。”亞士在其官微發文表示。
6月27日,由廣東省涂料行業協會與順德涂料商會聯合組織的廣東涂料(越南)商務考察團開啟為期五天的商務考察學習之旅。此次商務考察,兩協會精心組織來自廣東、湖南、江西、江蘇、上海、湖北等地近60名行業專家、企業家,去越南尋求商機。
今年前不久,黃山市組織赴俄羅斯經貿團組赴境外參加俄羅斯莫斯科涂料展覽會。“希望企業在俄羅斯涂料展覽會上把產品優勢亮出來、把專業水平發揮出來,全面展示黃山新型涂料行業的國際形象,拓市場、搶訂單。商務部門將在政策支持、橋梁搭建等實際業務對接上全力支持有需求的外貿企業,做外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堅強后盾。”
與國內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不同,海外市場的相對空白促使中國涂料企業在全球市場開疆拓土。作為國內領先的汽車修補漆企業,雅圖高新很早就布局了國際市場,目前已拓展至歐美等近100個國家和地區,并在美國、俄羅斯、印度等國家建立了分支機構,并連續多年位居中國汽車漆品牌海外銷售第一名。
作為國內涂料領軍企業,嘉寶莉很早就在越南開設了工廠。作為國內最大的家具漆企業,展辰此前在泰國投資新建了海外生產基地,這是繼越南后的第二個海外工廠。作為國內領先的3C涂料企業,松井股份在越南投建的工廠投產。作為國內知名的家具漆企業,邦弗特早就在越南建設首個海外生產基地。作為國內領先的汽車修補漆企業,東來技術國際業務近年來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作為國內最大的不粘涂料企業,鵬孚隆自成立以來一直積極致力于開拓海外市場。公司以高質量且品質穩定的不粘涂料產品,迅速敲開海外市場大門,并在伊朗、俄羅斯、土耳其等國家的市場占據一席之地。招股書顯示,公司2019年-2022年1-6月特種涂料外銷收入分別為6877.15萬元、8060.39萬元、9800.38 萬元和4517.69萬元,分別占特種涂料銷售收入的34.12%、34.38%、36.60%和51.25%,整體呈現上升趨勢。
作為國內乃至全球領先的風電涂料和集裝箱涂料企業,麥加芯彩也有計劃設立海外經營主體,拓展海外銷售市場,進一步提升公司國際品牌形象及銷售規模。不僅如此,包括三棵樹、湘江、巴德士、信和等大批涂料企業開發的產品均已打入了國際市場。毫無疑問,上述涂料企業都把目光鎖定在了海外,積極向海外要市場份額,要增長。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涂料總產量高達3800萬噸,產銷量已連續14年穩居全球第一。而從今年以來的市場情況來看,雖然我國涂料市場需求疲軟,但新增產能依然在繼續大幅攀升。雖然今年以來經濟在回升,但涂料市場需求較為低迷。由此,市場對于產能過剩的隱憂隨著產業增速的放緩也正在加劇。然而,這個看似頭疼的問題,則可以在海外市場找到答案。
“如果國內市場的需求繼續發生大的變化,至少我們可以通過出口這個渠道,可以將涂料產品銷往世界其他市場,比如東南亞,甚至非洲國家,特別是可以借助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將產品輸出海外。”某涂料企業負責人曾在跟筆者聊天時說。在國內市場不夠“給力”的當下,涂料企業紛紛將目光放到了海外,覺得是一條不錯的路。
根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數據顯示:2016-2021年中國涂料進口數量與進口金額均在2021年達到最大值;出口數量在2019年達到最大值,出口金額在2021年達到最大值。從公開的數據來看,雖然國內涂料產量有所下滑,但涂料出口量卻呈現出增長態勢,而且除了2020年因疫情的影響外,其他年份的出口量均呈現出持續增長態勢。
當前,因為我國涂料產業結構性產能過剩,行業漸漸陷入了怪圈:靠等原材料價格下降,維持利潤;而一旦原材料價格提升,利潤又下跌了。一些產品更是因為供應遠遠大于需求而表現出了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的趨勢,市場銷售壓力陡增。而與此同時,卻還有大批涂料項目在建或擬建,每年涂料產能在不斷增加。為止住跌跌不休的下滑趨勢,一些涂料企業向外看,將國內無法消化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出售,再次贏得主動。因此,走出國門向外“泄洪”非常必要,也是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趨勢。
首先,新興國家市場經濟發展迅速,建筑、汽車、家具等與涂料息息相關的下游行業需求回升,國際市場供不應求的矛盾逐漸顯現出來。近年來,像立邦、宣偉、PPG、阿克蘇諾貝爾、巴斯夫、艾仕得等外資巨頭紛紛到新興市場國家大力新建工廠或收購,其主要原因就是看中了這些市場的巨大需求潛力。
其次,國內涂料企業科技創新意識有所提升,不斷加大科研投入,研發生產出的一大批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可與國際大公司的產品比肩,在國際市場上完全有能力與國際大佬同臺競爭。比如三棵樹、嘉寶莉、亞士、紫荊花、大寶漆、湘江涂料、信和、美涂士等企業生產的產品均已拿到了相關的國際市場“通行證”。
再次,中國“一帶一路”戰略,中國企業紛紛走出去對沿線國家市場,同時中國企業還將各種先進技術帶往海外,服務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建、汽車、核電、風電、高鐵等目前已遍布世界各國,中國基建承包商抓住“一帶一路”機遇率先出海,投資共建鐵路、公路、港口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網絡。中國涂料企業也積極抓住機遇,跟隨下游的中國企業一起出海,拓展海外涂料市場。
此外,因為受到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當前世界經濟衰退風險逐漸加大,再加上綜合成本持續上升,全球的企業都在降本增效,與歐美等發達地區相比,我國的人力資源等成本仍處于相對低位,因此中國涂料企業在產品價格方面也具有較大優勢,產品性價比高于國外企業,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總之,中國涂料業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積累的創新能力和大規模、現代化的制造能力,都需要在全球市場上得到釋放。從行業發展角度來看,已經完成由大向強蛻變升級的中國涂料業,要想進一步發展,需要在全球市場上證明自己的實力。同時,在全球市場上,人們對更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沒有因為疫情而改變,中國涂料企業有能力去滿足全球市場對更好產品的需求。
不過,中國涂料企業需要注意的是,要更加貼近甚至是融入本地市場。中國企業需要開展本地化研發或針對當地市場環境及消費習慣在國內進行產品開發,以滿足當地市場及用戶的需求;需要本地生產,以更快地響應本地市場的需求;需要本地銷售,進入本地主流渠道;甚至需要提供本地服務,來更好地滿足本地用戶的需要,甚至能夠將服務作為融入本地市場、洞察本地用戶需求的重要手段。